玉器文化
卞和及其出生地浅论
2017-05-27 09:54:00
卞和及其出生地浅论 
日期:2014-1-7 8:39:00   【字体:大 中 小】 
                    李修平                                                                                                               
 
 
  卞和是楚国荆山人。这一点已没有任何争议。但卞和的故乡究竟在哪里?一直存在争议。历史上有安徽与湖北两地之说,后来又有河南和江苏加入,四省七处,莫衷一是。综合楚国悠久的历史来看,楚国在全盛期,其地域覆盖过当今的很多省份,河南、陕西、重庆局部,湖北、湖南、安徽全部,浙江、江苏大部,当时都在楚国的统治之下。而且在楚国范围的许多地方出现了许多相同的地名,在同一个人身上产生了许多的传说,这就给卞和和他的那块和氏璧留下了最大想像空间。但不管从哪个角度,地理的意义必须尊重客观的存在,而历史也应该尽可能还其真实的面目。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地方对卞和感兴趣呢?其实,人们看重的还是一种文化,以及这种文化带给我们的人文价值和效益。
 
    和氏璧是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宝石传奇。负载在和氏璧上的历史文化,伴随着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它的诞生是悲剧,它的流传过程也是悲剧,它的失踪依旧是悲剧。自从和氏璧刻上“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之后,它便成了皇帝的“玉玺”,成了皇权的象征。为了它,君臣父子,血刃相见,直到彻底失踪,几乎每一个朝代更替,每一次皇位交接,都会围绕和氏璧,展开一场场惊心动魄的厮杀。充满血腥的和氏璧,谈之色变。
 
     自从和氏璧的故事在《韩非子?和氏》,卞和这个荆山下的献玉人就以悲壮的人生展示在世人的面前。
 
     韩非子的记载很简单,说楚国有个人,名叫卞和。有一天,他在荆山里得到一块玉石,认为是个奇宝,就抱着这块玉石,跋山涉水,来到设在丹阳的楚国国都,要将这块玉石献给国王楚厉王。查看楚史,原来这个楚厉王是个昏庸无道之王。他曾与百姓相约:一旦遇到外人侵犯,就击鼓报警。一天,百姓突然听见鼓声大作,便紧急集合,哪知厉王哈哈大笑,说:“平安无事,是我酒喝高了,打了一番鼓。”最终丧身亡国。这与他只隔二十来年的周幽王很相似,周幽王为博取美人褒姒一笑,点燃烽火,逗得八方诸侯来回跑,最终丧失信誉。当敌人真的来犯时,再无人相救。这就是著名的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玉石在那个时代是至宝。楚厉王听说有人献玉,十分高兴,就吩咐玉匠去辨认。哪知道玉匠不识玉,或者就是一个没有责任心的家伙,硬说卞和送来的是块石头。楚厉王不问青红皂白,就判卞和欺君大罪,砍掉左脚。卞和献玉招祸,人生悲剧自此开始。有眼不识荆山玉,但卞和识,即使砍掉了左脚他也坚信自己得到的是一块宝玉。
 
  楚厉王死后,楚武王继位。武王是楚国的第一个被当时周王朝认可的王。卞和见换了国王,就又抱着玉石到了丹阳,他以为,现在的国王英勇善战,进军中原,打败了许多强大的诸候国,奠定了楚国的强大基业,应该是一识玉的行家。结果,楚武王派来的人也说是石头。卞和再次犯下欺君之罪,又被砍了右脚。楚武王在位前后51年,死后,楚文王继位。卞和抱残守缺几十年,终于等到了新君,但他再也不敢贸然献玉,只好抱着玉璞在荆山面对丹阳嚎啕大哭。
 
     文王听说卞和在荆山一连哭了好几天,泪水流干了,眼睛里开始流血,便派人询问根由。卞和说:“宝玉被人指斥为石头,忠臣被判了欺君之罪。我为当今天下没有人识宝而哭泣!”这个使者向文王报告后,文王派了个鉴宝大师,再次对卞和的玉石进行鉴别。大师将这块玉石稍作琢磨,发现从正面看,玉石洁白无瑕;从侧面看,碧波闪耀,原来是一块天下奇宝。楚文王龙颜大悦,随命名为“和氏璧”,还将卞和封官,官职为“陵阳候”,也有说是丞相,卞和不受,赋闲在家。
 
  卞和献玉发生在楚国第16任楚子楚厉王(熊眴)、第17任楚子楚武王(熊通)及第18任楚王楚文王(熊貲)三代,地点是楚丹阳。楚厉王执政17年,楚武王执政51年,楚文王执政15年。以上3位楚子在位高达83年,由此推论,卞和应该出生于第15位楚子熊坎时代。熊坎在位6年,死于公元前758年,卞和第一次献玉正是二十上下的热血青年,也是楚厉王的晚年,由此可见,卞和应该是生于公元前755年前。楚文王继位卞和已是70多岁的人了,第三次献玉成功,功成名就,衣锦还乡,晚年生活应该不错,九十无疾而终,或者更长,百岁也不为奇。卞和身上的故事,泣鬼神而惊天地,在他身上除了这三次献玉的惊人故事之外,应该还有许多神秘的后人无解的东西,而且他还是中华民族的一位长寿老人,理应得到后人的景仰、崇拜。
 
  那么卞和究竟生于何地?因为历经久远,遗留下来的史籍文物多遭毁坏,才有多处相争的现象。据可考的文献记载和仅存的文物实迹看,卞和出生在荆山下的卞家湾,死后葬于重阳,这两个地方按现在的建制就在湖北省保康县。卞家湾之名至卞和后一直沿用,在重阳卞和丞相墓仍然存在,而荆山也是保康境内的主要山脉,主峰横贯保康。所以说楚人卞和是湖北保康人是可以成立的。
 
  那么卞和的那块玉璞得于何地呢?这也恰是几千年来困惑人们的地方。据史书记载,荆山多金玉,楚人卞和得玉于荆山。然而几千年来在荆山一带再没有玉石被发现的记载。这就增添了和氏璧的神秘色彩,成了一直让人们困惑不解的悬念。进入新世纪以后,保康玉石收藏家章茨伍通过近十年的艰辛寻找、勘察,终于在荆山清溪河流域拾得两块珍贵的宝玉,并在清溪河、沮水一带勘探出大量的玉矿。经权威机构和专家鉴定,这种玉与史书上所记述的和氏璧质地相吻合。定为荆山玉。章茨伍对荆山玉的发现及研究,是对当今玉石界的重大贡献,不仅为和氏璧的研究提供了最有说服力的实物证据,对早期楚文化的研究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我们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荆山有玉,卞和得玉就在保康,保康应该就是楚国的发源地,同时也是楚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古籍记载 “荆山存九玉,一玉成国宝”,章茨伍已经在荆山一带发现了七种,这样和氏璧得于荆山保康就成为无争的事实。
 
  然而为何自卞和得玉以后几千年荆山再无玉的踪迹呢?这恐怕与楚国强大后外迁、荆山逐渐荒落有关。但是,卞和所得的那块玉却活跃在宫廷,演绎着扑朔迷离的神奇故事。
 
  楚文王赐名“和氏璧”后,那块玉便成为楚国的镇国之宝,传承四百余年。后来和氏璧落到赵国。在赵惠王时,秦王想以十五座城池换璧,由此发生了“完璧归赵”的事件。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云:“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丞相李斯奉旨将和氏璧制成玉玺,上刻八字籀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从此,和氏璧成了“传国玉玺”,号令天下。秦灭后,玉玺为刘邦所得,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威逼其姑母交玺,孝元太后掷玺于地,砸掉一角,后用金镶补。三国时代东吴孙坚得之,利用袁术称帝的梦想,以玺作抵借兵马以扩江东。曹操杀袁术,玺落魏主。魏晋十六国你争我夺,隋文帝统一中国时玉玺无踪,经派大量人员觅访数年,终从落草为寇的陈朝大将手中夺回。唐朝立,玉玺归。宋太祖即位,玉玺仍是镇国之宝。金兵侵,北宋危,赵构抱玉玺南渡,做了南宋皇帝。至元兵攻宋,为人宝文天祥、物宝传国玉玺两大国宝。文天祥被元兵所俘,留下“自古人生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清”的壮丽诗篇,慷慨就义。由于和氏璧在元初下落不明,元明清都没有和氏璧作为传国玉玺。和氏璧失于何处,已成为千古之谜。民间仿制者甚多,据说到清康熙时仿和氏璧玉玺多大数十种。卞和人生大悲,玉玺充满传奇。
 
  和氏璧从卞和献玉到秦始皇制作金镶玉玺,以至后来神秘失踪,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和氏璧随着历史的波涛而沉浮。卞和自称“贞士”,玉石献出之后,居然衍生出这么多的人间闹剧,这应该是出乎他的意料的。然而,闹剧并没有结束,因为卞和是在楚国荆山中得玉的,围绕这个荆山与玉石,只要能沾上卞和边的,各地都在做新的文章。
 
  中国楚地,荆山卞和,竟有七处之多。
 
  安徽蚌埠市怀远县有荆山。荆山上有卞和洞、抱璞岩。宋朝苏东坡途经荆山,留下了一首诗,:“抱璞岩前桂叶稠,碧溪寒水至今流。空山日落猿声啼,疑是荆人哭未休。”这里已成为淮河中游一带的重要景点。安徽还有一处,即芜湖市东郊荆山镇。荆山镇有大荆山、小荆山。大荆山,也被列为卞和得玉处。山上石壁陡峭,“荆山寒壁”是芜湖市“十大景色”之一。     
 
  河南南阳建有“玉器城”。玉器制作蔚为可观。南阳还在当地找到一个“卞庄”,相传是卞和的后裔。这里也有关于卞和的传说。江苏高淳县也有叫荆山的地方,也在着手打卞和牌,做旅游文化文章。
 
  湖北有三处,即阳新、南漳和保康。
 
  阳新县北有座山峰也叫荆山,也被称为“卞和得珍之所”。当地正在利用卞和的文化元素开发景区景点。
 
    南漳县很早就开始了楚文化研究和旅游开发工作,学术机构冠名为“襄阳市楚国历史文化学会”,在楚文化研究上已形成了自己的影响。早在1994年,南漳就在巡检镇的十字街口塑了一尊卞和雕像。在金湘坪村修建了卞和墓,墓前立碑。同时打造出“玉印岩”景点。
 
  保康对卞和文化的研究与开发尚处起步阶段。保康全境均属于荆山山脉,保康荆山之说是最有科学依据的。保康与南漳本来不存在争议,在楚国时代并没有保康南漳之说,建制以后很长时间同属于一个行政区划,后来一分为二,成了两个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把属于南漳管辖的重阳、马良、店垭划归保康,而卞和的家乡卞家湾就在保康县的重阳乡,也是当年卞和双脚被砍后,回到卞家湾终老死之处,那里还有卞和墓。穆林头古城遗址有待深入考探。
 
  说到荆山,就应该全面了解荆山。
 
  荆山最早出现在《尚书》《禹贡》篇。《左传·昭公十二年》记事子革答楚灵王问:“昔我先王熊驿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这段话明确回答了熊绎辟在荆山的历史事实,同时也明确指出了荆山这个地名。《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辞典》(湖北省卷)、《辞海》等典籍都有详尽解释,荆山是湖北境内较大的山脉。地图标示,荆山属于大巴山余脉。位于湖北西部,武当山东南,汉江西岸,漳水发源于此。西北至东南走向,主峰聚龙山,在保康县中部。荆山起源于保康马桥镇和神农架林区新华乡交界的烟灯垭。烟灯垭是海拔约1200米的垭口,接大巴山最高峰神农顶,一路逶迤到此。垭口北面由马桥的横溪河切开,入粉青河到南河入汉江。南面由龙口河切开,到平水河、香溪河入长江。荆山整个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荆山的范围包括:神农架、房县一小部,谷城、宜城一半,南漳、远安、当阳、保康的全部,宜昌、兴山、荆门的大部。纵约320公里,横约290里,总区域面积约2万多平方公里。荆山有多条内河。荆山两条主脉的界河是沮河,流经南漳汇成沮漳河注入长江。沮河发源于保康欧店响铃沟。作为地理上的荆山山脉,这里在中国是唯一的。
 
     荆山无争,荆山产玉,卞和的家乡也就无争了。
 
  如今是旅游经济、文化旅游大开发大发展的时代,各地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做有关卞和及和氏璧的宣传,目的是既做玉石经济,也做旅游经济,增强文化底蕴,提高品位。曾经看到郭学东讲过的一段话,说得很有道理:“做生意的,尽管可以去做;做旅游的,也照样可以去开发,因为从根本上说,这与研究卞和和和氏璧是两码事,但谎言重复的次数多了,结果,是大家都知道的!”在学术研究上必须尊崇历史,尊重科学,在历史上应该有准确的定位。
 
  至于保康和南漳没有争论的必要。保康南漳同属荆山,山水相依,友好邻里,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做好荆山的文章,共同研究楚文化,研究卞和,研究和氏璧,实现互利共赢。两千多年前根本没有保康南漳之分,荆山是一个整体的概念,今天的荆山与古时的卞和应该被保康南漳共享。荆山旅游圈建成后,不是让荆山方圆的许多县市受益吗?
 
  为什么卞和所得之玉一旦被楚文王所识,就光照日月,天下共传呢?这是玉的品质决定的。卞和所献之宝不是一般之物,而是玉。玉本身自古便是高贵之物,乃吸天地之精华日月之灵气而凝成,因之玉用以作人或物的装饰以显赫其身份,由物及人,进一步比喻人的品质高雅,这在古代诸典籍中皆有所反映。《诗经》、《楚辞》、《礼记》、《山海经》及孔子、屈原都对玉有极高的评价和比喻。《诗》曰 :“言念君子,温其如玉。”许慎《说文解字》释玉石之美有五德“仁、义、智、勇、絜”。玉在这里被提升到与“忠、信、天、地、德、道”同德的境地。玉有了这些品质,那么在实际的应用中就有了神圣的意义。在个人象征身份,在国家代表权力。卞和得到这么一块宝玉,认为是镇国之宝,不能被个人所用,必须献给国家。卞和的表现让人感动,但感人之处应在卞和献玉故事本身,这个故事把批判的矛头直接尖锐地指向了社会的颠倒黑白和统治者的有眼无珠,同时也道尽了怀宝不遇明主的辛酸和愤慨。因之这个典故也就富有了批判社会现实、怀才不遇的悲哀感和愤慨感等相关主题的文化意蕴。
 
    《韩非子?和氏》留给我们的是一个悲剧故事。它的悲剧意义不仅在于其本身的情感张力使之化成一个自喻良才和怀才不遇等文化意蕴的典故,还在于其浓郁的悲剧感染力使之具有楚国精神的文化特点。朴实且坚韧,轻易不肯认输是楚人最典型的性格。远古时期,当楚怀王被秦人骗至秦国,软禁而死之后。楚人视之为奇耻大辱,发誓:楚虽三户必亡秦!楚人真的做到了,秦王朝后来被楚人项羽所灭。楚人在漫长的发展演变中形成了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屡败屡战的民风和豪爽刚雄以及超越现实的独特民俗,卞和献玉就是这种民风的集中体现。卞和献玉留给我们的启示是深远的:真理就是真理。卞和虽一时蒙冤受屈,但他坚持“奉而献之”而不改其忠诚,终使沉冤大白于天下。一方面,卞和也应该自己剖开岩石,露出玉石。另一方面,管理者也要知人要善用,要有伯乐的识人眼光。卞和不是一个个体现象,他是楚先人的一种精神,一种精神中的精髓。我们现在所要做的不仅是要争卞和出生地,更重要的是通过研究和宣传发扬卞和的精神,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此要以最严谨最科学的态度尽力地去还历史、还卞和、还和氏璧一个本来面目。
 
  2013年11月上旬写于家中楼上书房